🌑

ShiiNashi's blog

几个有趣的日语词:「木漏れ日」「一生懸命」「心中」「巻く」

Updated: 7/28/2023
Released: 7/5/2023
Tags: ,

  1. 「木漏れ日」
  2. 「一生懸命」
  3. 「心中」
  4. 「巻く」

这篇文章用来记录一些我遇到的有意思的日语语言知识。

「木漏れ日」

Noriko老师的日语学习播客中,有一期提及了这样一个问题——“你最喜欢的日语词是什么”。Noriko老师说这个问题的来源是一家语言学校的面试。她有一位学生最喜欢的是「木漏れ日」。

木漏れ日的意思就是从树枝和树叶间漏过去的阳光。这是一个很有画面感和诗意的词,在歌词里也很常见,日语初学者很难不对它印象深刻。对于母语里有汉字的学习者,“木”和“日”这样自带生命力和意象,加上“漏”这个自带修辞的动作,和一个日里本气的假名,木漏れ日不愧是一个要素齐全的大美词。

「一生懸命」

然后我就想我的“最爱美词”是什么。代入这个问题的答题背景,在我贫瘠的词汇和应激之下,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词竟然是……「一生懸命」。“懸命”的意思就拼命,“一生懸命”的意思就是拼尽全力、竭尽所能。这个词语意中化,朗朗上口,又好辨认,光是读到脑海中就浮现小学课本上“头悬梁,锥刺股”的名人轶事;在晨间奋斗日剧和热血anime的双重熏陶下,“一生懸命”可谓是相当出圈的伪中国语之一。若是代回语校面试的背景,面对这个词的一腔热忱,面试老师给我120分应该不为过。从中,我本人难易的中性也可见一斑。

「心中」

我继续想到一个学日语以来印象深刻的词——「心中」。第一次记得这个词是四谎里宫园薰的灵魂发问:「あたしと心中しない?(要和我一起殉情吗?)」后面还有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《昭和元禄落语心中》,看过的懂得都懂。下面聊聊这个词。

心中(shinjuu)常被翻成殉情。这个词读作shinchuu的时候也有中文里“内心”的意思,但殉情的含义更为人熟知;而这个含义也在现代语境下进一步拓展,直翻成“约定自杀”更合适。现在也有「一家心中(一家人相约自杀)」、「無理心中(强迫恋人自杀后自己再自杀)」的概念。当然它最常用的含义仍是殉情,尤其指恋爱的双方相约自杀。

(顺带提一句,像心中这样中日语里含义不同的词,不在标题里翻出来,我认为是下下策,弥散出一种译者的傲慢。心中这个词不翻出来甚至都是一种翻译的传统了。昨天我还跟🍄聊到「大正少女御伽话」这个标题,「御伽話(民间故事)」这种词,保留在标题里观众看不懂,但起码不会引起歧义,观众有心就会自己查一下;心中这种词留着简直贻害无穷。说到底翻译最起码的意义是让人看懂。)

然后聊一下这个汉语的舶来词是怎么发展出殉情的意思的。我查了几篇论文,据考证,心中一词在17世纪之前都与汉语相近,意指“真心实意”。比如「心中立」,指的就是向相爱的对方表达自己真心实意的爱情。

心中一词含义的转变起源于古代日本游郭(风俗区域)的游女。她们大多是出身贫寒而被家庭卖到妓院的悲惨女子。这些女子无法脱身于游郭,终日郁郁寡欢。由于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,多数游女不到三十岁就会罹患疾病而死;即使运气好免于病痛,也会因为年岁积累而失去职业价值,被游郭丢到寺庙自生自灭。

在古代日本佛教思想的熏陶下,民众相信死后可以往生;游女也希望可以遇到爱情,往世摆脱此生的苦难。她们若是遇到了心爱的客人,便会将自己的头发、指甲,甚至是一截断指、胳膊和腿的肉,放在「心中箱」中,作为相约殉情的证物赠予爱人,然后自杀或者相约殉情。

自18世纪起日本社会多有此类殉情事件发生。民间的心中事件影响广泛,发生一起心中就会有一连串的心中发生;以此为题材创作的净琉璃(一种日本民间的曲艺形式)进一步加大了心中题材在民间的影响,自此心中的本意逐渐为殉情所取代。中国古代也不乏风尘女子自杀的故事,比如明代的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,但和男人一起死的游女就比较少,大部分都是被男人坑了的女人。后来江户幕府还禁止了民间的自杀行为(二战期间日本政府也是禁止自杀的)。

这点中日文化衍生出的“相似而不同”在其他民间流传的故事里有体现,比如前段时间看的小林正树导演、小泉八云的《怪谈》。以后要是能憋出什么东西我再来讲。

现代日本也有著名的「心中」事件发生。2005年福井县发现了一对在废弃的火葬场心中的年老无嗣的夫妇,丈夫80岁,妻子82岁。他们在深夜开车,漫游充满回忆的街道,最后来到废弃的火葬场。伴着车里播放着的古典音乐,这对夫妇进入焚化炉、点燃火然后关上了门。第二天市政府收到了丈夫提前寄来的遗嘱,将其所有资产捐献给市里。据调查,这对夫妇琴瑟和谐,妻子罹患糖尿病并早年出现了认知障碍,几乎无法行走;丈夫负责妻子的所有护理工作。他们的自杀被归因为对未来的绝望。

总之,写了这么多,起初只是在思考“喜欢的日语单词”;接触过的动画和中日不同含义的叠加给了心中朦胧之美;一念之后调查了心中的发展和演变,喟叹这两个字上流转的文化和哀愁,总归就是很有意思。

顺带一提,英语中似乎就没有单独的一个明确表示殉情的词。

起初我问🍄她最喜欢的词是什么,毫不犹豫答曰「たんぽぽ(tanpopo;蒲公英)」。在这样音律和意象而生的好感的映衬之下,我这种初中就开始查各种死的意象的阴暗比实在自惭形秽。不过她说,读了川端康成的同名绝笔后,好感似乎也发生了变化。可以见得,不光是词的含义,就连人附会的感情也总是在一同流转的啊。

「巻く」

和🍄看重启人生E04,学了个很有意思的词——「巻く」。

这幕戏主角为了赶时间而在片场东奔西走,敦促整个剧组把一天的活提早干完。短短五分钟的剧,台词出现了14个「巻く」(其中一个是卷入的意思),可以说是卷到极致,卷麻了🙃。

我查了一下这里的「巻く」是一个近现代艺能界的专业术语,意思是“比预定的时间更早进行/更早结束”。这个意思的反义词是「押す」。
关于这个意思的起源,雅虎上有日本人说是“把发条卷起来→快点动起来”这么来的。我觉得这个“卷”就像是把一个计划表卷起来、一下子贯穿到底一样。也有「時間を巻く」的用法,把时间卷起来赶快搞完,很形象的一个词。

为什么很有意思呢?因为大家都知道,“卷”这个字这两年在互联网语境下也已经衍生出了它的独特含义,甚至可能快超过它的本义了。我昨天一度怀疑“卷”的含义是不是从「巻く」舶来的,后来才想到其实应该是从“内卷”这个词简化来的。
日语和汉字的同一个字,在现代语境下从不同的缘由发展出了一个相近的含义,甚至感觉在翻译的时候直接把字带进去也毫无违和,确实是很有意思。

然后你们能不能别卷了(指日本人。


Sear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