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pdated: 11/11/2023
Released: 11/11/2023
Tags: Zatsudan, life
看到国产化我就想起好笑的事。
之前行业产品早几年已经实现100%的国产化了。是什么概念呢?就是产品上使用的任何一个的组件、其所有组成部分,都有能查到源头的、有认证资历的厂家。哪怕一颗螺栓,它的原材料、加工每一道工序的时间、操作人,都能查到。
是不是很大胆?所有厂家都有准入资历保证产品质量,有什么故障都能追根溯源,从材料到加工,任何过程记录在案、精确到秒,生产责任机制不就压紧压实了吗?
这种机制的映衬下,某些事显得格外好笑。我这次说一个螺栓上的事情。
某批螺栓合同到期,换了一家供应商。我们这边的产品一开始组装,工人就反映问题——螺栓上紧之后就不能松开了,咬死了。工人原话是:五金店三块钱两把的螺栓都比这批玩意儿(单个采购价20元上下,价格差了一百倍)好使。
技术部门反应及时,连天连夜开大会,研讨组装步骤,重复组装过程,最后得到重要结论:这批螺栓有问题。于是发函给上游供应商。对方反应也很及时,连天连夜开大会,研讨加工步骤,重复加工过程。每次反馈提交十几页的报告,十个领导签字,保证技术方案有效,更改措施到位。
历时三个月,上游改进了三次工艺,上交三批螺栓,但只要在我们这一拧,就咬死,一拧就咬死。工人拧得骂娘,我们技术查得骂娘,上游供应商改得骂娘。
最后怎么解决的?在拧螺栓的时候在内外螺纹抹润滑油,拆螺栓的时候也抹。就这么解决的。好像没有解决,但其实解决了。很幽默的解决方法。
你说为什么不把技术原因查到位?因为工期是死的,合同是死的,换厂家是不可能的,延期交付也是不可能的。如果不是工人使多大力都拧不下来,上游给的解决措施可能是亲亲建议您这边用大点力使劲拧呢(实际上前两次报告里真的这么建议了)。
所以我不知道别的行业的国产化是什么意思,在我们这100%国产化的意思其实是100%可追责,或者说100%有人顶锅。只要100%供应商是国内的,就是100%国产化。你说加工螺栓的数控加工中心都是进口的?那想换国产也得有的换吧。至于100%的锅该不该这个人顶,顶了之后能不能解决问题,是次要的事情。成本、质量,则是连考虑都不用考虑的。
我工作时间不长,也就一年多时间。这种幽默的事情我遇到的、耳闻的,可以说数不胜数,而这个责任压紧压实一般是落到最下游的责任人身上的,也就是工人身上。
Powered by with theme minima.